Category Archives: 技術文庫

你的語音助手可以實現互聯互通嗎?百佳泰的相容性測試分析告訴你答案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提到了語音助手透過無線連接和語音辨識技術,不但能執行各種多媒體播放,資訊搜尋,還能控制家中、辦公室、飯店、校園等各種智慧環境中的其他物聯網裝置。總的來說,一台語音助手必須和其他產品相容串聯運作,才能稱作是一台「智慧」語音助手,例如要能夠順利透過路由器連網或是透過藍牙®技術同步連接手機。百佳泰根據語音助手互聯互通的使用特性,設計了一套語音助手驗證方案來測試不同語音助手的互通性。在使用6台不同廠牌的語音助手,並搭配20台手機以及20台路由器進行串聯配對實驗後,我們竟發現了不少語音助手存在相容性問題。我們認為,即使語音助手通過了Wi-Fi或者是藍牙®認證,當其跟市面上各式各類的產品進行串聯時,仍舊會發生各類相容性問題。因此,我們將會針對百佳泰Wi-Fi和藍牙®相容性驗證的測試結果,加以分析並闡述產品互通性上發生的問題,包括延遲、連接失敗、不一致的用戶體驗和功能性問題,並更進一步提供建議和意見。 語音助手的常見應用面 在上一篇文章,我們提到了語音助手常見的三大應用(資訊搜尋、多媒體播放和智慧家居控制),其中,以多媒體(例如:聽音樂、廣播電臺等)應用最為廣泛,技術也最為成熟。根據Voicebot AI報告(2018/01)顯示,有超過75%的用戶每個月都會使用語音助手來播放音樂。除此之外,Kim Bayley(英國娛樂零售商協會的CEO)和Geoff Taylor(英國唱片協會CEO)聯合撰寫的報告也指出,有超過80%的使用者會利用智慧語音助手聽音樂(2018/03)。 圖一:語音助手的應用(資料來源:Voicebot AI) Wi-Fi相容性問題 智慧語音助手可以透過使用802.11協定的Wi-Fi技術來連接多個音樂播放平臺(例如:Spotify,KKBOX等)播放音樂及各類有聲內容平台。然而,由於市面上各種類型的語音助手和路由器之間的搭配組合眾多,不同的配對組合容易引起Wi-Fi互通性問題。百佳泰挑選了市面上最流行的智慧語音助手(例如:亞馬遜、聯想、小米、阿里巴巴等)與20款路由器(例如:蘋果、谷歌、貝爾金、美國網件等)進行配對,從中發現了延遲現象以及連接失敗等情況,而這些問題都是會降低品牌的使用者滿意度。 圖二:「百佳泰全球設備數據庫」路由器列表(數據庫含括上千個不同測試平臺) 0延遲性問題   當語音助手接收到指令或要求時,它會先通過網路連接到它的數據庫,然後再給出相應的答覆。因此,百佳泰記錄6款語音助手(分別命名為P, M, [...]

「你聽懂了嗎?」 語音助手的驗證困難

語音助手是語音辨識、自然語音處理的完美結合,目前為了滿足人們對遠端操控的需求,已逐漸被廣泛應用於生活中。語音助手引發顛覆傳統的人機交互模式,不斷提高移動互聯網交互體驗水準。科技大廠Amazon、Google和Apple紛紛推出語音助手產品,搶佔市場先機。然而中國的智慧家居市場潛力巨大,智能音箱作為智能家居的入口,各大廠商紛紛加入這塊市場大餅搶奪戰。2015年,京東聯合科大訊飛推出叮咚音箱,率先搶佔國內智慧音箱市場。2016年國內智慧音箱主要有叮咚、JBL和飛利浦,到2017年,小米和天貓等廠商開始佈局智慧音箱市場,紛紛推出新品,導致智慧音箱的競爭逐漸白熱化。 智慧語音助手結合AI人工智慧技術、語音辨識,透過無線連接,不僅能執行多媒體播放,還能串接物聯裝置、智慧家居控制等等功能。而隨著智慧家居(例如亞馬遜語音助理Echo、智慧電視)、車載語音控制以及電話會議系統等種類繁多的新產品的不斷湧現,語音技術的發展邁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其應用也從傳統的近講模式發展到近講遠講並行的自由模式,因而也對語音信號處理帶來了新的挑戰。然而,強大的應用卻使產品的測試驗證更加複雜,除了無線連網功能、語音辨識外,裝置的易用度及相容性,也都需列入考慮,才能全面確保產品品質。 百佳泰專業團隊擁有20年以上的產品測試經驗,針對語音助手最常見的問題,歸納出下列三大驗證困難點:  智慧識別障礙 語音交互問題 無線信號干擾   從這些困難點著手設計驗證方式,協助廠商發掘產品可能遭遇的技術問題。本文中,我們強調要為客戶構建一個良好的用戶體驗,不僅涉及裝置的硬體品質,還涉及裝置的易用度、相容性效能、環境影響等問題。所以,硬軟體的整合度和通訊狀況(例如:信號干擾和無線連接不良)都會對使用者滿意度產生巨大的影響。首先,在試驗中得以驗證,我們針對試驗結果結合試驗案例詳細說明。接著,我們會重點介紹百佳泰的語音助手驗證手段以及方案,滿足您對語音助手測試的需求和解決您的疑惑。   語音助手驗證中最常見的問題 #1 智慧識別障礙 當使用者進入一個房間的時候,會需要花費一段時間去適應和熟悉這個區域的分佈,例如燈光和空調的開關位置。而當使用語音助手作為所有電子設備的控制中心,就像使用一個萬能的語音遙控器,可以控制燈光、窗簾、電視、空調、除濕機、咖啡機等智慧家居設備。而由於智慧識別的問題,語音助手可能會認知錯誤的關鍵字或者是誤解對話的內容,導致錯誤回應。與宣傳廣告中描繪的美好景象不同,在實際體驗中,語音辨識率和語義理解仍然是影響用戶獲得良好體驗的障礙之一。 百佳泰的試驗中,出現了這樣子的情況:我們試著讓語音助手在3分鐘內關閉空氣淨化器,然而,在命令發出的一瞬間,空氣淨化器就被關閉。這種情況的發生原因是測試設備認知了錯誤的關鍵字,從而導致判斷錯誤。根據這樣的測試結果,我們歸納即使在產品規格定義的句子中,也經常出現誤判問題,且這些錯誤會顯著降低使用者滿意度。    [...]

智慧家居必備,智慧插座開啟你全新智慧生活

小小一顆智慧插座,在你的智慧家居生活中扮演著超乎想像重要的角色 持續蓬勃發展的智慧家居,是以住宅為主體並利用先進的電腦技術、網路通信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等發展出一種高效、舒適、安全、便利的居家生活。無論是通訊設備、家用電器或安全防範系統,都衍生出相當多元化的智慧設備,例如智慧空調、智慧冰箱、智慧洗衣機還有本篇重點智慧插座等等。智慧家居通過物聯網技術來連結原本獨立的家電設備,目的是為了能簡易的管理;利用智慧插座搭配雲端服務以及智慧手機App就能夠讓原本住宅內傳統的家電產品,例如燈光照明系統、電風扇、除濕機、冷氣等立刻智慧化,智慧插座協助你雲端輕鬆管理住宅內的電源使用,為您提供全方位智慧家居解決方案。   當各式各樣的智慧插座在不同的通路上販售,光是採用的通信技術就有藍牙®、Wi-Fi、Zigbee或Z-Wave技術等等數種不同通信協定;品牌功能眾多,價格方面也從數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令人眼花撩亂不知從何選購。現在就請你跟著百佳泰一起來分析這顆小小的智慧插座,瞭解智慧插座的優勢以及如何挑選合適好用的智慧插座需要注意那些方面,讓你聰明入手輕鬆使用!   智慧插座應具備那些品質? 簡易安裝  安裝過程簡單的應用程式能幫助一般使用者第一次將家中的智慧插座連接上無線網路, 另外App操作介面簡單,除了要能方便設定新設備,還要支援排程供電,自動報警等。外觀上的指示燈號也要能利於使用者辨識​ 設計安全 自動斷電設計,聰明安全居家好夥伴!當本體(智慧插座)發出過熱警告或是使用功率超過App設定時,會以訊息警示使用者或者直接斷電。以確保您的電器與居家居家安全。完整的安全措施能保障您的用電安全,讓您免於用電過載與短路等危險,精準又安全。 即時監控 住宅內的狀況能透過智慧插座App的即時更新資訊並傳送到您的手機上,讓遠端回傳任何的居家狀態通通資訊不漏接!不怕出門忘記關空調。同時,您也能夠隨時追蹤住宅的個別插座以及總體用電狀況,包含功耗顯示以及用電紀錄,有效率管控您家中的用電情況。   智慧插座正是順應這物聯趨勢的產物,它的出現讓傳統家電輕鬆實現聯網,無需任何改裝,隨插即用。針對上述智慧插座的三個主要功能,百佳泰設計了三個面向的檢驗手法。若智慧插座能滿足以下三個檢驗手法,那麼可以說這個產品擁有良好品質,並且能滿足使用者需求,推薦您優先列入採購清單! 無腦安裝 [...]

IoT產品驗證新趨勢:無線Heat Map場域分析

在物聯網時代,所有裝置幾乎都將透過無線技術連接上網。然而,無線環境宛如無形高速公路,頻道、頻寬相當有限,物聯產品的無線功能驗證方式,與過去已有非常大差異,本篇文章將從常見的無線連接問題談起,透過實境場域的熱區圖(Heat Map)連線分析,為各位介紹物聯網時代的無線驗證趨勢。 未來物聯網、智慧家庭產品將會越來越多,所使用的無線頻段越來越擁擠,消費者將會更不能接受無線品質差的使用體驗。無線技術應用已逾二十年,大多數用戶早已熟悉Wi-Fi、Bluetooth®等等應用技術,但仍有一些常見的連線問題,卻將是最直接影響產品品質與實際消費者體驗的關鍵:  1. 無線訊號不穩定  產品與產品、無線基地台之間,距離的遠近、傳輸路徑上經過的材質,會影響無線網路傳輸訊號的強弱,也就直接造成無線傳輸效能上的差異。舉一個家中常見的例子,當手機連接家中無線網路的時候,坐在家中客廳還連得上,但把手機帶進臥室或其他房間,隔了道水泥牆,瞬間從滿格變成訊號微弱。  2. 狀態顯示已連線,但網路超慢延遲高  這也是很常見的無線連線問題,明明就顯示已連線、與AP訊號連線滿格,但網路速度就是慢、延遲高,有時甚至等同於無法操作。這類型問題常常發生在同頻段的同頻干擾,或是其他無線技術的訊號干擾。  3. 「無線漫遊」有連線卻無作用  當使用範圍比較廣的時候,往往會需要擴展無線網路的覆蓋範圍。然而,無線漫遊(Wireless Roaming)在不同AP切換之間,仍然會有短暫斷線的時間差,而這時間差就會有無法重連、程式作用中斷的可能。像是掃地機器人在家中打掃,走到另一個空間,在A位置還能被操控,走到B雖然裝置顯示有連線,卻什麼指令都傳不出去,得再重新連接才能上網。 「無線網路」與「IoT產品」、「使用場域」之間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未來智慧家庭的面貌,從攝影機,到插座、燈光、甚至是煙霧偵測器等等,所有的裝置,都得透過無線技術連上網路。如果因為剛剛那些問題,而影響使用者體驗,嚴重者甚至可能造成生命財產損失,對消費者、產品及品牌,都會是傷害。 圖說:未來智慧家庭應用眾多,網路連線是物聯串接的重要關鍵。 [...]

智慧生活難想像? 百佳泰帶您現場實測!

智慧化生活的口號早已喊得震天價響,現代人無不嚮往著那種「回家一聲令下,便能讓語音助理打開空調、電燈,並將電視轉到想看頻道」的便利生活。然而,隨著智慧型裝置的應用越來越廣,產品在開發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針對物聯產品的「跨雲溝通」、「使用者介面相容性」、及「無線訊號互相干擾」所衍生出來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物聯科技與公共安全 物聯科技使生活中的許多用品(如手錶、家電)能以網路互相連接,實現對環境及人員的「遠距離」識別、定位、與監控;將為現階段大多採用「大量監視系統」或「被動警示設備」的環境降低許多因設備效能不足而引發的潛在危險,提升公共安全。一般來說,人們多是利用「感應式」、「可連動」的智慧型裝置互相串接,例如將裝有感測器的智慧窗戶連接警報器及智慧攝影機;當有外人從窗戶入侵時,感測器便會觸動警報器發出聲響,並開啟室內攝影機進行搜證。 為驗證此類「可連動的感應型」智慧型裝置的可靠性,我們在「百佳泰IoT實驗場域」中的「智慧校園」設置了智慧煙霧偵測器連動警示系統的情境,卻發現結果不如我們預期般順利。 跨雲溝通產生延遲  跨雲溝通產生延遲  我們將能在偵測到煙霧後發出語音及警示音的智慧型煙霧偵測器與校園中的警示燈光及師生手機連動,期望在發生意外的第一時間,便能將人員疏散。 傳輸路徑如下:   如上圖所示,煙霧偵測器在偵測到煙霧後,會立即透過Wi-Fi將「教室有濃煙」的資訊發送至雲端(Cloud 1);再由Cloud 1透過4G網路或Wi-Fi直接發送緊急通知至老師及學生的智慧型手機;而Cloud 1還會進一步與Cloud 2溝通,令其開啟智慧警示燈。然而,在實驗的過程中我們卻發現:「從煙霧偵測器發出警示音」到「智慧警示燈光亮起」之間存在著10-40秒的延遲(Latency),如此變異性大的反應時間,將可能為此類智慧型裝置的可靠度蒙上一層陰影。 [...]

深入探討!過量藍光傷害不可忽視

為提高亮度吸引消費者,市面上3C產品一般採用高色溫的背光元件,但高色溫代表高藍光,最常見的就是你我每天都離不開的智慧手機或平板螢幕所散發的藍光。現代人每天長時間注視螢幕,藍光穿透力強,對眼睛造成傷害時有所聞。根據研究眼睛長期暴露在高藍光環境容易導致黃斑部病變也容易破壞水晶體提早誘發白內障,降低藍光傷害變成廣大低頭族們首要自保的選項。這股護眼的風潮刺激市場推出不少低藍光APP,號稱可以減少低頭族使用3C產品時藍光對眼睛造成的負擔。近期百佳泰也收到不少關於低藍光驗證的詢問,以下我們先簡單介紹甚麼是藍光。   藍光(Blue Light)是什麼? 藍光是白光的組成之一,從前藍光的來源主要是太陽光或傳統白熾燈照射。以人眼可見光的光譜來說, 正常可視波長範圍是380~780nm,藍光基本分佈在420~470nm,特別是400nm~420nm這段光線,稱作「高能量光線」(HEV)。眼睛少量接受藍光能讓人有精神,然而長時間接收過量的藍光則容易增加眼睛疲勞感,降低影像清晰度,更嚴重者會影響睡眠週期造成免疫系統問題。 用色溫作為光源評估指標,不同色溫的白色燈源呈現不同的波長,暖白光色溫較低(紅線),冷白光色溫較高(藍線)。從下圖我們能輕易辨識K值越高(色溫越高),光線中的藍光(420~470nm)就越多。   光看圖表可能很難想像2600K/3700K/5000K是怎樣的光源強度,舉例: 一盞白熾燈色溫大約是2700K,正午的太陽光色溫大約是D65(6500K),而我們日常使用的平板與智慧手機一般採用色溫超過6500K~7000K的背光元件,換句話說,低頭族們珍貴的靈魂之窗正長時間暴露在高劑量的藍光底下。   低藍光護眼APP真的有效嗎? 我們從市場上挑選了兩款知名且具備低藍光APP的智慧手機,第一步先透過光譜分析儀Konica Minolta CS-2000A檢驗手機螢幕原始的波長分佈與能量。第二步啟動智慧手機的藍光護眼APP〈LBL [...]

搶攻智慧家庭商機 裝置互通性不容忽視

近幾年物聯網商機火熱,帶動眾多周邊產業,智慧家居可說是最競爭的物聯市場。目前各大廠如Google、Apple、Amazon等,皆積極搶建協定平台,期望能成為物聯網生態系霸主;然而,也正是如此,讓裝置互連成為很大的問題。對於智慧家庭產品開發商及應用廠商來說,除了將產品功能智慧化,如何讓設備能真正互通,才是所面臨的重要挑戰。 .智慧裝置浪潮起 相容性仍為隱憂 在智慧家庭發展之初,產品通訊標準各立山頭,加上操作不如想像中直觀,因此早期產品缺少了消費者所期待的「智慧」與「方便」。隨著人工智慧的技術成長,特別是語音應用越來越普及,才讓智慧家庭產品開始嶄露頭角;尤其在搭配Alexa智慧語音助理的Echo系列產品上市後,驚艷全球,在北美市場已銷售近千萬台,讓 Google及各大廠商也開始急起直追,智慧家庭的消費市場才算正式點燃戰火。 從數據上來看,根據電子工程專輯報導,全球家庭物聯網裝置已經從2013年的三千萬台,到2018年將成長為10億;其中光2017年到2018年,就有4億台的發展空間。雖然產品發展快速,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要添購適用的智慧家庭產品並不容易,相容性問題依舊是隱憂;就連大廠Amazon還特別為此提供相容性諮詢,給予消費者選購建議。 智慧家庭正如火如荼發展,但真實的智慧生活真的如此美好嗎?為了要更深入了解市場潛在的狀況,百佳泰特別收集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智慧產品,打造「物聯實境測試實驗室」,模擬一般家庭常見的使用情境,如客廳、廚房、臥室等等,藉此研究智慧家庭的實際使用上會有什麼樣的情形。從整個實測觀察中我們發現,這些產品從安裝到應用,有許多狀況會讓消費者無所適從,造成使用上的困惑與不便。 .物聯實驗室實測 安裝即有相容性問題 在智慧家庭情境裡,裝置的安裝是最開端、但也是最先遇到問題的部份。在整個觀察中,我們也遭遇了幾種不同類型的相容性問題: 規格相容性問題 當我們試圖要讓控制中樞(Control Hub)與電視串接時,發生了控制中樞無法操作部份的電視遙控指令,而原因是來自所支援的電視型號不夠完整;即使產品技術規格相容,但現實生活中,仍有可能無法使用。 連網相容性問題 網路連接安裝也是容易發生狀況的點當我們在安裝某個智慧插座時,也遇到了插座與特定無線AP間的相容性問題,造成安裝失敗。 使用者界面相容性問題 智慧裝置UI介面通常很簡單,大多需要透過手機App連接來進行裝置設定,但實務上也經常遇到手機與智慧裝置互連出現問題;甚至部份裝置要更改設定時,即使按了恢復原廠設定(factory [...]

無線充電產品互通性測試解析

引言 日前市場上傳出蘋果新一代機種將導入無線充電技術;另一則消息則是蘋果加入了無線充電聯盟WPC。蘋果一向代表產業風向球、引領主流市場走向,接二連三的消息傳出,似乎預告了行之有年、尚未開花結果的無線充電技術與市場榮景即將來臨。根據IHS市場研究報導,2017年無線充電裝置(Rx)和無線充電板(Tx)總出貨量預計會超過6億台,至2025年Tx與Rx總出貨量以倍數成長達到28億台,從圖一我們可得知,手機、智慧手錶等無線充電裝置已成為無線充電市場主要推力,連帶拉高充電板出貨。 隨著市售無線充電機種愈來愈多,充電產品版本是否向下相容、產品間的互通性是否影響用戶體驗或是無法供電等潛在問題成為技術上需克服的困難點。一套完整的無線充電產品驗證方案,除了互通性測試,亦包含標準認證、充電效能與效率驗證。 標準認證旨在確認產品是否符合協會制定的測試規格,以確保產品在一定的品質標準範圍內,為廠商最基本的質量檢測門檻;無線充電效能與效率驗證則是進一步確認產品品質在不同產品規格下應有的表現能力與相對應之滿意度,包括安全機制確認、充電效能、充電效率等,旨在創造產品差異化以提升市場競爭力。透過百佳泰觀察,目前全球知名線上購物網站販售的無線產品項目中,僅有少數的無線產品通過認證,其餘大多數皆屬於未認證產品;相對於技術發展成熟度較高的USB、HDMI產品,足以顯示無線充電產品在標準認證上仍有一段距離需邁進。 無線充電測試重點 (Wireless Charging Test Focus) 目前無線充電技術根據使用者習慣大致可應用在以下常見環境:公共場所、車用、辦公室及家用。由於各場域特性不同,故使用方式也不同,注重的測試特點亦不相同。現在,就讓我們看看三大領域的測試重點吧! 無線充電測試重點1:公共領域方面 公共領域包括像是人來人往的咖啡店、機場,消費者的各類型手機是否能夠和公共場所提供的充電板正常配對並充電為首要考量因素,故互通性測試為主要測試重點。 無線充電測試重點2:車用領域方面 由於天氣變化及空氣流通問題,使得廠商需特別注意溫升安全機制,另外一般駕駛者常會順手把銅板隨意放置在駕駛座旁的凹槽,當使用者沿用舊有習慣,任意將銅板放置在車內通電的充電板上時,可能會導致銅板不當地加熱,故異物偵測(Foreign Obje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