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技術文庫

喇叭效能攸關音訊品質 性能量測成關鍵

在消費性電子產品中,有內建喇叭功能的產品並不少見。近年來隨著藍牙音箱、智慧音箱的流行,市場上內建喇叭的產品種類更是與日俱增。在眾多喇叭商品中,消費者做為選擇的依據,不外乎查看喇叭產品的瓦數、有效頻寛…等,但是各家廠商喇叭產品的真實性能是否真的如其所標示的呢? 過往某些廠商為了搶佔市占率,多在標示上有所誇大以求得買家的青睞,然而在無任何相關規範的情況下,終端消費者僅能無奈接受,但隨著近年商業模式的變革及網路興起帶動的商品評價透明化之下,各品牌商為了顧及商譽,逐漸重視喇叭產品的電聲性能標示問題。百佳泰接下來用以下實測案例挑選重點測項說明喇叭性能量測。   喇叭性能如何驗證? 1. 喇叭功率 根據我們市場調查的結果,此項性能指標是最容易出現“灌水”的項目,為了讓測試結果具有公信力,針對此項性能指標,我們是以國際標準-IEC60268-5:2007為參考標準驗證喇叭功率。首先以手機當做Host端連接藍牙音箱連線後,在Host 播放1kHz及0dBFS大小的測試信號並將音量調到最大。 接著量測藍牙音箱中放大器與喇叭單體之間接點的電壓(Vrms),再量測未接上放大器時喇叭單體的額定阻抗Re,透過公式 P = (Vrms^2) / Re 計算出喇叭在最大輸入信號條件下其最大輸出電功率。 [...]

想要穩定的傳輸速度?那您絕不能忽略USB-C轉Ethernet轉接器

為什麼需要USB-C轉Ethernet轉接器? 隨著消費者對於隨身電腦的需求隨之增加,越做越輕、越來越薄已經是現今趨勢,便於攜帶的筆記型電腦如雨後春筍般的大量出現在市面上。也因為筆記型電腦的輕薄化,RJ45這種超過筆記型電腦厚度的接口,在輕薄類型的筆記型電腦上就成了第一個被捨棄的對象。但當沒有了RJ45,消費者轉向使用Wi-Fi連接網路時,往往出現受限於AP訊號的強弱,或是受到干擾,導致網路速度不夠快、不夠穩定的狀況,因此需要穩定而快速的有線網路使用情境便由此而生。受益於USB-C的輕薄且能轉接為多種介面的特性,透過USB-C轉為RJ45有線網路,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市面上USB-C轉Ethernet的轉接器非常多種,通常根據不同的速度需求來販售,一般目前最主流的規格是以速度落在1Gbps (1000Mbps)的為主,但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系統或是內網不同的支援能力來做選購,如下表所示:   USB-C轉Ethernet轉接器的常見問題 在實務上,因為不是原生的網路介面,在透過轉接之後,往往會產生不同的問題,進而影響消費者的使用體驗,百佳泰技術顧問整理了Amazon的消費者回饋,分為以下幾大類:   相容性問題 最常見的消費者問題就是相容性問題(25%),因為此類型的產品生產商往往在販賣前,沒有做過完整的相容性測試,導致常常造成消費者購買後卻無法使用,這不僅會打擊消費者的信心,也徒增退貨的成本,且在販售平台上也很容易被消費者留下一顆星的負評,進而影響後續的販售,因此相容性驗證是在產品出貨之前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百佳泰有多年的相容性測試經驗,可為客戶在量產前,依照不同的晶片、作業系統,或不同的平台上(例如:筆記型/桌上型電腦、手機、平板、遊戲機…等)設計相關的驗證測試,大幅降低客戶在產品相容性上的問題。   斷線及傳輸速度問題 接下來,消費者在購買此類產品最關心的兩項問題:斷線(21%)、速度(19%)的問題,這兩項問題就占了常見問題的40%!當消費者因為無法接受無線網路在連線上斷斷續續,或是無線網路的速度不如有線網路的穩定且快速時,而選擇了有線網路時,若無法保證這兩點的穩定及速度,消費者的負面評價就會接踵而來,因此在生產前透過百佳泰設計的Throughput相關驗證,預先找出問題,並協助客戶在早期就確保產品的速度及穩定度能夠達標。 另外,在耐用度、產品機構、發熱以及其他較少發生的其他問題上,百佳泰也可以在產品設計的階段就先加入協助設計、提供顧問服務,避免客戶採用品質不良的線材或接頭後,導致USB-C或RJ45接頭在插拔後產生接觸不良的狀況,甚至是接頭設計太大導致無法在多數設備上使用的問題。 [...]

面板舒適度越高,越能有效降低傷害-藍光篇

藍光波長是什麼? 人眼可以感受到的光稱之為可見光,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等七色光組成,可見光屬於一種電磁波,波長約為380nm~780nm,可在空間中傳遞能量及動量,所以當你在大太陽底下會覺得熱,被汽車大燈直射會覺得剌眼,這是因為你正在接收光的能量。 藍光波長約400nm~500nm,是能量較強的光線。高強度的藍光透過角膜進入眼球,經過水晶體到達視網膜,會引起角膜發炎、乾澀、白內障、視網膜病變等等的眼睛疾病發生。 生活中我們使用到LED產品的機會非常多,以我們最常使用的LED燈泡及LED螢幕為例,我們可以從下面二張光譜圖看出:LED發出的藍光能量特別強,這就是造成藍光危害的主要原因了,而LED螢幕的產品,經由眼睛直接觀看,長期使用下來的傷害風險是很高的。   藍光危害的評估方法 隨著LED背光螢幕時代來臨,產品已於生活中大量應用,藍光的危害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百佳泰提供了幾項藍光危害的評估方法,以幫助各家廠商在產品開發及應用中,都能得到最完善的幫助。   評估方法1:降低藍光的護眼模式 目前最為常見的是降低藍光的護眼模式,其做法就是將藍光的能量下降,但隨著藍光的下降,亮度也隨之下降。從下面實際案例來看,亮度最多下降29.4%。如果降得太多將導致觀看亮度不足,閱讀體驗嚴重下降,這都需要經過嚴格測試把關。   隨著藍光下降,紅光的佔比提高,畫面也會變的比較黃,至於需要降多少藍光,每家廠牌都有自己的習慣,但應該保持一定的比例,才不致於使用者體驗出現太多分歧與落差感。   評估方法2:藍光危害加權指數 另一種藍光危害評估方法,可以從IEC/EN62471的光生物安全中,藍光對於眼睛的傷害加權指數得知:波長400nm~500nm的指數相較於其他波長特別的高,而波長415nm~465nm為傷害最嚴重的一段,其中又以波長435nm~445nm的傷害加權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