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Cabcon文章

是否曾遇過使用USB充電時不小心踢到線,端口就被扯壞?

科技不斷進步,可攜帶式的3C產品種類越來越多,至今這類產品的大小基本上已經到達目前科技的極限。而現在的趨勢會朝著在相同的體積下,能夠放入更多東西的目標前進。 早期的可攜帶式產品中,因為產品體積較大,I/O port介面可以採用較大的介面,而後來隨著產品體積縮小,相對地介面也需要縮小,例如:筆記型電腦的USB接口由USB Type-A連接器(下方右圖)改變為USB Type-C連接器(下方左圖)。 USB Type-A連接器本身的尺寸較大,加上傳輸速度上的限制,使得USB Type-C連接器擁有體積小且有較好的傳輸速度之特點,逐漸地成為產品應用的主流。 連接器變小也對於機械結構帶來了變化,因為連接器變小,對於接口的抗衝擊能力也降低了。 以下方示意圖來說明,Type-A和Type-C母端連接器固定在PCB板上時,連接器被拔離板子的最大力量假設都為F(綠色箭頭),然後以母端連接器端口為支點(紅色三角形),使用力矩=力臂×作用力的方式計算,在支點右側相同位置處的線材能承受的力量就各有所不同了,Type-A支點右側若是施加F大小的力量時連接器就會脫離,但是Type-C卻只能承受2/3F大小的力量,由這樣的比較凸顯出連接器尺寸變小後,抵抗外部衝擊的強度就變弱了,所以Type-C連接器的固定強度就需要額外特別注意了。 USB Type-C應用的普及化,在現今汽車產業中,車用充電的接頭也漸漸改為Type-C,以下例子您是否也曾遇過呢? 後座乘客使用Type-C充電線幫手機充電,但在狹窄的車內中,後座乘客在變換座位時不小心腳踢到中央扶手的充電線,導致充電線材彎曲,更恐怖的是車上的充電孔受到破壞,導致內部Type-C連接器脫離無法充電,需要將車輛送回去原廠做維修,這樣一來既耗時又花錢! (圖片來源) 上述的潛在風險我們可以透過多方向的受力強度測試,來驗證母端連接器的受力強度是否可以達到標準,以防止外力的碰撞導致充電或是訊號傳輸的功能受損,需要更換連接器或是主機板的情況發生。 [...]

深度解析:USB-C Dock & USB-C HDMI Adapter產品的HDR潛在危機
深度解析:USB-C Dock & USB-C HDMI Adapter產品的HDR潛在危機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神隊友:USB-C連接器 不論是在居家生活還是日常工作中,USB-C連接器的高度泛用性無疑為現代人們帶來了諸多便利,並在各種電子產品的應用上十分普及。這也進而讓世界各國知名大廠,舉凡手機、筆電、顯示器平板等製造商,甚或周邊配件業者,皆不約而同地導入USB-C的相關應用。也因為如此,USB-C產品在這幾年的變化和汰換速度可說是快得讓人難以想像! 而身為本文主角之一的USB-C HDMI Adapter (USB-C轉HDMI轉換器)即是當今相當受到消費者青睞的一款產品。作為一個可將USB-C訊號轉換為HDMI訊號的轉換器。USB-C HDMI Adapter允許用戶將設備連接到可支援HDMI的顯示器或電視,在更大的屏幕上進行投影,這對使用者旅行時在飯店觀賞影音,或在會議室進行簡報都非常方便。 HDR:極致細膩的影像顯示技術 為了讓消費者更容易識別和選擇支援HDR功能的產品,尤其是在缺乏相應10K、8K、4K影音來源的情況下,「提供更真實影像的HDR技術」的行銷訴求逐漸成為TV與Monitor廠商目前主要的推廣重點。透過Logo的標示,消費者可以更有信心地選擇支援HDR的TV和Monitor,進而享受更高質量的影像體驗。 至於什麼是HDR呢?HDR即為高動態範圍的英文縮寫(High Dynamic Range),HDR是一種顯示技術,旨在提供更豐富、更真實的影像。相較於傳統的標準動態範圍(SDR),HDR在影像上的呈現上不僅更加逼真。更在電視、顯示器和影院等使用場景中被廣泛應用。 如果要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相信大家在使用相機都應該有過類似的經驗,在拍暗的景色時要對焦才能拍得清楚,同樣地,在拍亮的地方也必須對焦才能拍得清楚。那麼如果我們把這二張圖中暗的地方跟亮的地方合併起來,是不是就能夠在一張圖中同時看到亮的地方跟暗的地方,那麼這就是一張HDR照片。TV跟Monitor的HDR其實也是同樣的原理,為了想得到跟HDR照片相同的高細節畫質效果,因此會指定用至少10 bit以上來呈現更多色彩,包含使用的color [...]

淺談USB Type-C轉DisplayPort線材及轉接器

USB Type-C轉DisplayPort介紹  隨著各大系統廠及行動裝置逐漸使用USB-C介面,現在新出的系統或是行動周邊幾乎都以這個介面規範做應用,市面上不管是桌機還是筆電,或是手機平板等,大家的共同點就是都支援了USB-C,但在外接顯示器上,大部分的廠商都還是會推出支援DisplayPort介面或是HDMI介面的顯示器,目前對於支援原生USB-C介面的顯示器並非沒有,只是相較於傳統DisplayPort及HDMI,比例上還是少了許多,因此利用USB-C轉接頭或是轉接線去連接顯示器,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使用情境,因轉接線或是轉接器有許多種,在DisplayPort上也有許多不同形式的轉接法,本篇將著重於USB-C轉DisplayPort部分進行介紹。 市面上十分常見的就是USB-C轉DisplayPort的轉接線,此類線材可以直接連接USB-C介面的系統與DisplayPort的顯示器,如下所示:   接下來則是利用轉接頭去做轉接,再依其對應的母頭端(Female)連接相對應的纜線,因為在不同的環境使用此類轉接器時,通常都是要求輕便好攜帶,而且連接顯示器的場合,例如:家中或公司,通常都有雙頭DisplayPort的線材可以使用,在攜帶時僅需帶一個小小的轉接器,就可以達成外接顯示的需求,如下所示:   在這些轉接線及轉接頭上,又因各自有對應的DisplayPort版本上的不同,分別有支援DisplayPort 1.2規格(解析度支援:4K@60Hz)及DisplayPort 1.4規格(接析度支援:8K@60Hz),若您的螢幕只支援到4K@60的解析度,且在短期內沒有升級的計畫,可以花較少的金額選擇支援DisplayPort 1.2的版本;反之,若是您有支援到4K@120Hz以上或是8K@60Hz的螢幕,可以選擇支援DisplayPort 1.4版的轉接線或是轉接頭,以符合顯示器最佳化表現。 不過有一點必須注意:這些轉接線或是轉接頭都有方向性,一般來說,USB-C端都是連接系統或是行動裝置的,DisplayPort及Mini DisplayPort這端是連接顯示器的部分,但有些廠商推出雙向(Bi-Directional)的轉接線,也就是可以反過來系統端連接DisplayPort或Mini DisplayPort,USB-C端連接支援USB-C介面的顯示器,購買使用前必須先確認清楚您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