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可穿戴式裝置產品為科技領域最熱門的話題。而智慧手錶已成為繼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後,最值得期待的可穿戴式裝置產品。作為比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更具科幻色彩的智慧設備,一個可攜度遠超過電腦的智慧手錶,搭載視訊通話、訊息發送、拍攝等功能,能提供給用戶更加豐富的選擇,更加能夠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為因應全球行動裝置市場需求及物聯網成長趨勢,百佳泰將以測試驗證服務業者的角度觀察智慧手錶的最新發展趨勢,探討智慧手錶成為終端市場主流商品的可能性。

2015年穿戴式市場的最大焦點-智慧手錶

市場研究機構IC Insights認為,相較於物聯網(IoT市場的其他四大應用領域(連網汽車、智慧家庭、工業網際網路、連網城市,可穿戴式裝置的成長動力最為強勁。而這五大應用領域在2015年可達到624億美元,成長約29%。

image

物聯網市場之五大應用領域營收預測(擷圖自市場研究機構IC Insights

讓IC Insights看好可穿戴式裝置產品成長潛力的主要原因來自於蘋果(Apple)的第一款智慧手錶產品Apple Watch。IC Insights認為,短期來看,Apple Watch的問世內含眾多IC、感測器與其他電子元件)將帶動可穿戴式物聯網裝置應用之半導體元件出貨與銷售額的強勁成長。但智慧手錶的長期發展趨勢仍有爭議,這類產品是否將成為終端市場主流商品,或者僅是曇花一現的利基型產品仍有待觀察。

 

巨頭力推智慧手錶,拉高市場價值

隨著重量級產品Apple Watch於2015年4月中旬正式開賣後,智慧型手錶市場大幅成長,然成長獲利多數由Apple掌握,其餘廠商仍無法過於樂觀。根據市場調查公司 Strategy Analytics 的報告估計,Apple Watch在品牌、功能創新、外型質感與搭配手機iPhone6熱賣的驅使下,2015年第二季出貨量達到400萬台,佔了全球智慧型手錶市場的75%。反觀三星只有Apple的1/10出貨量40萬台裝置)位居第二。而在Samsung、LG另推自有OS平台下,更是削減了Android Wear陣營的氣勢。

clip_image002

2014年與2015年第二季Smart Watch 出貨量(擷圖自Strategy Analytics官網)

image

蘋果(Apple)智慧手錶Apple Watch(擷圖自Apple官網)

目前蘋果的Apple Watch有38mm和42mm兩種尺寸,且有Apple Watch Sport、Apple Watch、Apple Watch Edition等3種款式。而根據錶身機殼和錶帶種類的不同,共提供消費者54種選擇。

近期能與Apple Watch抗衡的品牌包括三星新款智慧型手錶Gear A的3個版本推出:Orbis S1、Orbis S2和Orbis Classic。市場普遍認為這是三星因應蘋果推出Apple Watch Sport和Edition等不同版本的對策。報導指出,三星可能仿效蘋果採取同機種多元化策略。

clip_image002[7]

三星(SAMSUNG)下一代智慧手錶 – Gear A圓形錶面設計(擷圖自SAMSUNG官網)

Gear A將搭載三星主導研發的Tizen作業系統(OS)平台。並搭載Exynos 3472行動應用處理器(AP)、藍牙®、近距離無線通訊(NFC、250mAh電池、氣壓感應器、心跳感應器、Wi-Fi以及GPS晶片等規格。其中特別被強調的是GPS功能,意謂著手錶不需要與手機進行配對就能夠準確定追蹤用戶的位置,相較Apple Watch還需要與iPhone配對的情況下,開啟地圖的速度較快。

clip_image002[9]

三星(SAMSUNG)下一代智慧手錶產品 – Gear A裝置(擷圖自SAMSUNG官網

下一代三星的智慧型手錶 Gear除了會採用圓形錶面設計、使用者介面(UI環繞手錶邊框,還會加入轉動式邊框- Gear A 裝置,可讓使用者透過轉動邊框在系統或遊戲中縮放畫面。作用類似 Apple Watch 的 Digital Crown。

符合使用者需求,完美功能應用是關鍵

目前大多智慧手錶,設計成必須搭配智慧型手機做連結(例如透過藍牙®技術,才能使用到完整的功能(例如通話、簡訊、上網。其中三星的手錶更是只能跟自家的手機搭配使用,因此也有人將這些產品視為手機的Companion Kit(伴隨配件。許多研究機構包括Canalys和ABI Research也都將智慧手錶的定義視為一種智慧型手機之周邊設備,因為其目的是在提供接收與發送至智慧型手機內的訊息,透過不同方式傳遞至智慧手錶。

然而,未來智慧手錶是否能成為手腕上的新寵兒與產品或服務設計的好不好有極大的關係,當然,端看是否解決了使用者的問題或滿足了使用者的需求。百佳泰(Allion Labs, Inc.)在2013年發佈Smart Watch智慧手錶測試評比報告,對於當時市面上三款不同品牌的智慧手錶,以客觀的角度,針對產品外觀、使用者介面與功能性三大主題進行評分,並且作出種種的建議。報告中提到的四大購買誘因: 產品設計、價格、創新功能以及電池續航力將從下文進一步來探討。另外比起電池續航力,我們也發現當今智慧型手錶需要殺手級應用,才能打入大眾主流市場。

  • 產品設計

科技新聞專欄作家Mark Sullivan近期於VentureBeat撰文指出,2015年4月Apple Watch預購首日便湧入近100萬支的訂單,超越Android手錶2014全年的銷售量,顯見對於智慧型手錶消費者而言,雖然Android手錶上市較早,但產品設計本身的吸引力遠不如Apple Watch。

  • 價格

就目前Apple Watch Sport 版本來說,最便宜要價1萬多元起跳,足足是 Android Wear錶款的兩倍價格,讓許多消費者望之卻步。Android手錶業者可抓住這個機會,調整價格策略讓對價格較敏感的消費者轉而購買Android手錶。

  • 創新功能

Apple Watch將Android手錶原本具備的功能加以變革,讓介面更有趣、更人性化,且能與iOS系統的特色結合,也是Apple Watch在市場上獨佔鰲頭的主因。

  • 電池續航力

根據DIGITIMES報導指出,不管是Google或三星現有的智慧手錶產品搭配穿戴嵌入式作業系統,電池續航力都無法超過一周,讓穿戴應用仍需持續優化改善。一款智慧手錶要獲得主流市場的認可,至少要達到Pebble那樣一周的續航時間。而對於現在的Apple Watch功能來說,這個目標或許還需要一到兩年時間。

  • 殺手級應用

對於開發商來說,智慧型手機已經取代了許多人對手錶的需求,因此智慧手錶要喚起人們對於想配戴手錶的需求,的確需要更多的說服力。許多分析師認為,只作為手機的一個附屬週邊無法吸引使用者為它買單,除非有任何能夠刺激消費者需求的動力。而這個動力來自於與智慧手錶相結合的軟體平台,尤其是其能讓開發商能夠針對衛生、健康、運動和健身方面創造出新的智慧手錶應用。有人認為,殺手級應用可能是數位個人助理或是Apple Pay等行動支付系統,也有人認為健康監測功能可能是關鍵。許多調查報告顯示,大多數使用者更期望可穿戴設備能夠在健康和運動方面帶來幫助,其次才是工作效率和娛樂。

智慧手錶使用者體驗關鍵: 傳輸與顯示

一般智慧型手錶的裝置內建感測器、處理器、電池、傳輸、甚至顯示等硬體元件。其中傳輸決定裝置如何與外界做資料傳遞,顯示元件的設計與配置決定如何呈現畫面、與使用者的互動方式,兩者皆是設計上必須重視的部份。

從智慧手錶的傳輸來看,目前手機幾乎都內建藍牙®功能,因此大多數智慧手錶產品都會配置藍牙®傳輸元件,與手機連結,成為手機的延伸配件。為了省電,以透過Bluetooth 4.0 Low Energy(低耗電藍牙®或Bluetooth Smart協定來跟手機做資料傳輸及認證。耗電量與正常藍牙®模式相比,耗電量可以低至傳統的百分之一,操作電流低於15mA,已獲ICT產業認可,因此藍牙®協定,可說是當今穿戴式電子裝置必備的無線通訊協定。

身為Bluetooth®技術聯盟所授權的藍牙®認證測試實驗室(Bluetooth Qualification Test Facility,BQTF,百佳泰提供全方位的藍牙®品質認證服務,以確保您的產品符合藍牙®技術規範。透過百佳泰藍牙品質專家(Bluetooth Qualification Expert,BQE),我們將以專業角度,協助您快速取得藍牙認證申請。

當然,除了裝置連結效能外,使用者體驗更是重要,當這些連結被建立後,它們可帶給消費者什麼樣的體驗與實際效益,以及是否能為消費者帶來更便利的生活,才是成為終端市場主流商品的關鍵。

有鑑於軟體系統與使用者介面的設計日趨複雜,百佳泰特別建立一套完整的「軟體驗證」與「使用者經驗優化」計畫,透過我們最專業的軟體驗證/使用者經驗人才整合、情境式測試項目開發以及除錯分析等,協助您的產品在注重硬體功能的同時,也能確保產品的軟體應用與使用性能貼近真實使用者的需求。更多相關資訊,歡迎洽詢百佳泰: service@allion.com